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叶子花开

走正直淳朴的生活道路,终究会收获问心无愧的归宿

 
 
 

日志

 
 

洛阳之行  

2009-10-04 22:07:3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今天我和伯父、两个堂兄一起从平顶山去洛阳,看望一位初次见面的爷爷,下午顺便去小浪底转了一趟,走马观花地浏览了洛阳城。记得清楚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热情的洛阳人       

    因为路况不熟,我们在去爷爷家、去小浪底、去龙门石窟的路上,向N个路人问了N次的路。出乎意料的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给我们介绍路的洛阳人都的是特别的热情,或步行的、骑车的、开车的人,或在闲着或在忙着的人,都认真耐心的给我们指引路的方向,有的甚至给我们介绍路后离开了又折回来更加详细地给我们指路,有的甚至把车停在路边,拿出地图给我们介绍讲解指引上很久,我们见过热情的指路人,但是没有见过如此热情的指路人,真的是有些好生感动,不禁交口称赞,这些热情的路人也算是洛阳这座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的人文形象的一个缩影吧!

二、美丽的小浪底

    吃过午饭时间还早,我们就驱车去孟津方向的小浪底库区转转。

 我们到景区门口的时候,看见前面的车辆就大摇大摆地驶进了景区大门,就没有按照标识停到停车场,而是试着到门口闯了一把,然后被门卫拦了下来,被告知必须买票后才能够把车驶进景区大门。我们到小浪底景区门口一问票价40,我们7个人就是220元(伯父是60多岁的老年人,半价;侄子是五岁小男孩儿,免票),坐船的话票价另计,觉得有些贵。我们就把车放在了景区附近的村子上,在村民的介绍指引下,在路边乘坐上了去景区的公交车,票价2元,公交车大摇大摆地驶进了景区大门,车行了几公里后,我们在小浪底库区可以划船的那个景点下了车,沿着长长的水泥路下行到水边停车场,再拾阶而下 到码头售票处,这个途中看湖光山色、港湾交错、千岛星布、高峡平湖、山水交融,风光旖旎,一幅山清水秀、北国江南的壮丽画面,忍不住诱惑立即付了200元包了一条小汽艇。

洛阳之行 - 叶子花开 - 叶子花开

我们一家人在通往码头的阶梯上的合影留念

洛阳之行 - 叶子花开 - 叶子花开

我和我的伯父在一起

我们继续拾阶而下,踱步到码头时,游人熙来攘往,编着号码的汽艇去去回回,好不热闹,我们在等票上标的号的汽艇船归来的当儿,在码头上临风照相。船终于来了,我们就从码头登舟,穿上救生衣,击水搏浪,在汽艇上看起来水是绿色的,基本清澈的,摸起来水是温润的,一点儿都不像母亲河水的黄色与浑浊。汽艇呼啸前行,峰回水转,抬眼望去,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应接不暇,感觉小浪底“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

洛阳之行 - 叶子花开 - 叶子花开

我站在小浪底的码头上,山山水水就在我的身后,我的周围。

洛阳之行 - 叶子花开 - 叶子花开

 码头附近来来往往的编了号码的小气艇

我们刚坐上汽艇不久,赶巧就开始下雨了,噼里啪啦的,打在身上,有些分不清是浪花还是雨水,不过烟雨迷离,也是颇有感觉的。开船的师傅疾速把我们带到大坝附近的水面上,放缓了船速,简单的对大坝做了介绍,并让我们拍照留念。

洛阳之行 - 叶子花开 - 叶子花开

 我们坐的小气艇在行进的途中,已经有了琐碎的雨滴,身后是山和码头。

洛阳之行 - 叶子花开 - 叶子花开

伯父、堂兄和我

听开船的师傅介绍说是大坝不是用钢筋水泥做成的,而是用黄胶泥和碎石堆积而成的,是软质的,会随着湖底的沉降而沉降,水的冲刷力越强坝体越结实,我们觉得蛮有意思的,不过只是听师傅说而已,也不足为信。水库堆石大坝和烟色浩淼的山水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堂兄兴致勃勃的问起排沙的事情,师傅说每年只在6月份排一次沙,持续一个月,排沙时为了安全起见,水面上禁止游船出入。

     师傅说其实我们划船的这个地方只算是一个角落,属于一个比较小的水域,奇秀险美、水域宽广的地方是在上游,不过一方面到上游的船票贵,另一方面这是在下雨天,据说下雨天,水面上可能会形成静电,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我们的船没有在水面上久留,在大坝处转悠了一会儿师傅就把船开回来了,哗啦啦的船队都在返航,很是热闹。

     等我们上岸后不久,拾阶而上离开小浪底水面的时候,堂兄在用数码相机倒着走着录像,我回头一看,突然发现水面上连一只船都没有了,只剩下朦朦胧胧的山山水水,好像那些人啊船啊都在玩儿捉迷藏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藏起来了一样,就那么很短的时候,都安静下来了,很奇妙,很美丽。

    我喜欢这雨天里喧嚣而又安静的小浪底。

三、美丽的洛阳新区

    从小浪底返程的时候,一直在下雨,时间是下午四点多,还早,天气时明时暗的,开车的师傅说,许多年没有到龙门石窟玩过了,想到门口看看,热闹不热闹,然后我们就往龙门石窟的方向开去。不想却看到了美丽的洛阳新区,街道很宽阔,建筑很漂亮,广场很气派,景观绿化带养护得很精细,而且设计的手法也比较胆大,甚至也有夸张的地方,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印象较深的是洛阳市体育场,车一晃而过,我看见大致情况是体育场在两条宽广道路的十字交叉处,面积很大,整体呈方形布局,主题景观是三个单独的非常新颖壮观的建筑,呈三角形布局,局部景观呈多条轴线不规则对称,局部景点布置得简洁而且亮丽,秩序感比较强,很是漂亮。

    另外,洛阳新区高层的建筑群很多,外观形象也比较恢宏壮观,随着道路延伸,或者单立、或者一排、或者群组的,密度不大,楼间距比较宽,周围都是大面积的颇为精致的绿地,整体给人以省会城市般的气魄,能够和郑州的一般城区媲美,堂兄说这里的高层及高层周围广阔的绿地他很喜欢,有点儿深圳的气魄,说真的,早听朋友们说过洛阳挺美,但是这次见了,还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当然了,其实,这次看洛阳,也完全是走马观花的路过或者穿越而已,看到的,可能只是洛阳这座城区的皮毛而已,可能它会有更多的美丽的地方。

    我们到龙门石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雨依然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在外面看停车场已经管理得比较规范,仿古的购物步行街整齐有致,师傅和堂兄好像都是一二十多年前来过,他们说当年来时门票是5元,现在好像已经涨到了120元,他们说当年来时门口都是画象卖字算卦摆地摊的,现在已经是仿古的购物步行街了,都在感叹这龙门石窟景区的发展变化。因为时间晚了,雨不停息,票价也贵,我们这次来本无意看龙门石窟,就没有在此多停留,从石窟附近的山路取道直接走G36宁洛高速回平顶山了。

    匆匆的一天的洛阳之行,让我看到了洛阳的美丽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甚至能够感受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的魅力,有些欣喜,有些感动。

    特此小记。

  评论这张
 
阅读(126)|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